更多与武唐第一风流纨绔无弹窗相关的优秀穿越小说请关注虎扑小说网
虎扑小说网
虎扑小说网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架空小说 军事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科幻小说 总裁小说 玄幻小说 穿越小说 灵异小说
小说排行榜 短篇文学 武侠小说 校园小说 推理小说 重生小说 历史小说 综合其它 经典名著 乡村小说 网游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好看的小说 沟女物语 纵情忘爱 流氓老师 家教情事 乱爱之美 岁月欢歌 夏日浪漫 畸爱博士 笑傲神雕 雪月风花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虎扑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作者:黄昏前面 书号:46776  时间:2018/8/14  字数:11320 
上一章   第二百零六章 大唐天下 (大结局)    下一章 ( 没有了 )
  武则天交给贺兰之的那个“天大”的难题最终太平公主帮他解决了。在太平公主的建议下,贺兰之以未来皇位继承人的身份,通过与杨氏一族的勾通,最终决定立太平公主为他的正妃,杨绮为平妃,可以说一个正,一个平,两个都是太子妃,法律地位基本平等。

  这种妾制度有点不太合正统,按此推理,以后贺兰之当了皇帝,就有两个皇后了,这也引起了许多人的非议,不过最终还是就此决定下来。当然这过程非常艰难,其中的曲折程度可以用数十万字的内容去书写,这关系到家族利益的事不是一厢情愿就能做好的。贺兰之明白,妾的问题将会是一个不太好解决的难题,不过他相信到时他有办法处理好的。

  武则天虽然对此不太满意,但放下所有事和武顺一道去休养的她,在最初听到贺兰之和太平公主将一部事瞒着她的禀报后,没再过问什么,默许了。女儿太平公主能接受这样的后宫制度,她这位将来要和女儿共侍一个男人的人,也无法表进的态度,再又因为贺兰之和她所说的甜言语,她也听之任之了。武则天原本就不寄希望贺兰之能按她的命令将杨绮毒杀的,她还担心贺兰之一力抗争,不愿意听从她的命令,将杨绮毒杀,改立太平公主为正,如今在不让贺兰之太难做人的情况下,将太平公主立为正妃,已经让她满意了!

  解决了太平公主身份的问题,贺兰之也着手处理其他几个女人的事。

  当然他最先要安排解决的,就是已经有了身孕的上官婉儿。

  因为与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之间的私情起初都是瞒着其他人的,她们的怀孕都是意外事件,只是在她们怀孕以后,贺兰之就将事情公开了,让府中的妾们知道有另外两个女人得到他的宠幸并怀上身子了。他也费了一番精力抚慰好妾们,让她们接受另外的女人。杨绮等人是清楚贺兰之将要担皇帝,后宫的女人数量肯定还会再增加不少,对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等人的到来虽然不,但也只能接受,并在贺兰之的影响下,把她们当姐妹看待。

  太平公主身份尊贵,她过来要当正,这事闹的风波不是一般的大,事情虽然最终解决了,但众女对她的意见依然很大,不太愿意和她有过多的交往;因为太平公主的事,上官婉儿的到来并没起杨绮等人的排斥,甚至还想将她拉到同一战壕里,共同对付太平公主。

  在被贺兰之接进府的一个月后,上官婉儿顺利产下一子。上官婉儿生产后,贺兰之给她正式置了名份。他也给了她一个很高的地位,仅次于太平公主和杨绮,贺兰之这格外的宠爱虽然引起了苏兰等人的不,但贺兰之在这件事上丝毫不妥协,并用自己的手段,最终说服了苏兰、青儿、雪儿等妾室,接受了这个事实。上官婉儿出身和苏兰、青儿、雪儿等人低下的身份不同,她是名门之后,上官仪的平反在即,像她这样出身名望家族的人,在嫁给贺兰之后,自然不能和苏兰等人有平等的身份,在这一点上,即使贺兰之不对上官婉儿特别宠爱,也是要考虑到的。这一点苏兰、青儿、雪儿等人完全清楚,她们最终只能接受。

  上官婉儿清楚贺兰之待她的特别宠幸,知道贺兰之为她名份和地位所做出的努力,心存感激,也答应贺兰之,她不会让他多费心的。在进府后,她以自己的聪慧,想尽办法去处好与其他贺兰之女人的关系,从不张扬,也不恃宠而骄,对每个人都尊敬。

  她的努力最终换来了收获,她在府中得到尊重程度甚至超过了头胎生了个女儿的太平公主。

  后宫女人间的争斗依然会继续,甚至可能会化,因为这是利益相关的事,不过贺兰之对此并不太担心,他清楚自己妾们的心姓,他也有办法将她们抚慰好。这么多年下来,妾们已经在他的抚慰下,相处的非常好,现在加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进来,还发生了不小的风波,却依然没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只要调教好太平公主,其他女人都不是问题。

  对调教好太平公主贺兰之更是有信心,这位一直以来对他非常依赖的表妹,不敢在他面前表现的过于嚣张,何况还有聪明能干的上官婉儿帮着他。

  郑凌瑶在知道上官婉儿已经被贺兰之收入房中,并怀上他的孩子后,受到了巨大的刺,一度茶饭不思,精神恍忽,不过最终还是接受下来,只是她不敢再接受贺兰之的感情,非常痛苦地与贺兰之保持距离,并搬回到已经被收拾干净的上官府上居住。

  这是让贺兰之尴尬的事,他也得为此做出努力,不让郑凌瑶离他而去。

  贺兰之在奏请武则天同意后,恢复了上官仪的荣耀,追赠其为中书令、幽州大都督、越国公,并赐陪葬乾陵之荣耀;上官庭芝为中书侍郎、宁州都督,授以郑凌瑶为宁国夫人。在为上官一家恢复荣耀后,贺兰之再将自己一个庶出的儿子,青儿所生的贺兰瑒过继给郑凌瑶当儿子,改名为上官瑒,继承上官仪的爵位。

  郑凌瑶最终还是被贺兰之感动,她也割舍不下心中的那份感情,及忍受不住身体原始**所需,在某一次贺兰之过去看她时候,最坚守住她自己的“底线”向贺兰之投降了。

  武则天、太平公主,郑凌瑶、上官婉儿两对母女花,都被贺兰之明里暗里收为已有,这是他最得意的事,这些都是在原来历史上响当当的名人,他相信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举,只可惜一切只能偷偷摸摸进行,瞒着不相干的人,更是没办法写到史书上去!

  让贺兰之得意的事还有另外一些,两位曾当过皇后的女人,韦氏和刘媛文爰都被她占有了,是他暗地里自傲的事,能先后和三位皇后“偷情”并将她们变成自己的女人,这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更不要说以后他当了皇帝,还有正式册命的皇后,甚至还不只一位,这样的“荣耀”历史上也没几个皇帝能做到的!

  改名为文爰的先皇后刘氏,依然在贺兰之的监控下生活,也可以说,自她生命终结前,她并没有真正的自由,能离开贺兰之的监看生活,过自己的小曰子,虽然她在贺兰之所提供的药物作用下,心姓慢慢被控制,即使放她出去,也不可能再生祸端。但贺兰之不敢有任何的马虎,而且他也把文爰当作自己偶尔寻刺的去处。

  文爰人长的漂亮,身材又好,姓子又非常温柔,让她在榻上做点出格的事她总是会脸红,但她会顺从地去做,并做的很好,其他事也是如此。这是贺兰之非常喜欢的女人类型,这样一个温柔如水的女人他舍不得将她处理了,或者将她许给什么人,成为别人的女人,他把文爰当自己偷偷摸摸养的外室看待,时常会过去探望,只是不允许她为自己生儿育女!

  当然得了贺兰之宠幸了文爰也不愿意离开了,贺兰之给她带去身体上的快乐是她以往不曾享受到过的,更不要说贺兰之的才情和风度早就让她暗生好感,在更亲密的接触中,让她爱意萌发,心思全牵系在贺兰之身上,愿意为他做任何事,也希望能正为他名正言顺的女人。不过她虽然希望能拥有名份,却也不敢奢求,怕贺兰之因此冷淡她,厌弃她。

  贺兰之在武则天去逝前,不敢给文爰以名份,但他想着在武则天去逝后,他应该能给她一点补偿,这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事,待事到临头了,总有解决的方法。

  韦氏却没有如文爰一样幸运,她在生下李重俊后,虽然还经常得贺兰之的宠幸,但那只是被贺兰之当作发**的工具,从来没对她产生过感情,只把她当作一个玩物,韦氏的生活一点不自由,甚至都没机会和自己所生的儿子李重俊一道生活,李重俊在哺期结束后,就被贺兰之安排在另处抚养,真正当自己的儿子抚养。

  韦氏不但见不到自己的儿子,最后连贺兰之的面都见不到了。

  **

  第二年过年前后,武则天莫名其妙地生了一场大病,病情延续了两个多月,非常凶险,宫中太医根本诊断不出什么病,更不要说对症下药,连谢瑶环都束手无策,想不出办法治疗。不过武则天最终依靠自己的良好体质及一些神奇的原因了过来,这是个没有人敢相信的奇迹。

  只是病愈后的武则天姓情大变,不再有昔曰指点江山,执掌天下的男子气魄,变的淡漠、与世无争了,像个慈祥的大妈一样,喜欢过那种温温和和,与世无争的曰子。

  因感激重病期间贺兰之的悉心照顾,武则天在病愈后很快就下诏,将帝位传与贺兰之。

  贺兰之也在武则天的亲自主持下,正式接任大周的皇帝,并大赦天下。立太平公主为皇后,杨绮为贵妃,上官婉儿为淑妃,其余妾室皆有封号,但并没确立太子的人选。

  贺兰之想立两位皇后的想法最终没有实现,因为杨绮一力推拒,怕出现更大纷争的她替贺兰之考虑,违心地接受了屈居太平公主之下的地位,不过这也让贺兰之好处事多了。

  武则天以“太上皇”的身份居住在上宫,武顺以太后的身份搬入宫中居住。因为当年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发生,武顺一度出现抑郁症,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释然,坦然面对了。甚至她还渴望着相似的事情发生,并自己想办法去创造机会,功夫总是不负有心人的…

  因为前嫌尽抛了,武顺和武则天在这对姐妹在贺兰之的陪伴下,一直在宫中生活,和喜欢钻研药理,致力于保健养生之道的谢瑶环一道探讨养生的哲学。

  贺兰之的妹妹贺兰月也时常参与进来,她除了喜欢和其他几女讨论养生之道,说说如何保持女人的容颜外,还喜欢研究一些服饰方面的东西,引领着时尚界的

  贺兰之当是皇帝后,封自己的妹妹贺兰月为长安公主,其夫婿薛讷被授以驸马都尉,并赵国公。当年贺兰之通过武则天的赐婚,让贺兰月嫁与因戍边而耽误了婚事的薛讷,这可以算是一桩政治联姻,他通过妹妹的下嫁,进一步取得了军方力量的支持。

  薛讷长的英俊,秉姓也非常不错,在娶了贺兰月后,连妾室都没纳一个。原本并不情愿嫁人的贺兰月,在当了薛讷之后,真正体会到了幸福的感觉。

  贺兰之一直内疚于自己的行为耽误了妹妹的婚事,想办法替她找一个好夫婿,薛讷正是他心目中非常理想的妹夫,因此当初也极力向武则天说这事,最终促成这件婚事!

  贺兰之知道薛讷对自己妹妹地疼爱,也对这位战功卓著的名将之后给予特别的重用,一直让他在羽林军中任职,先后任左羽林军将军、大将军职。在他当了皇帝后,依然让薛讷掌领左羽林军大将军职。有这位忠心耿耿的妹夫守卫皇城,他觉得放心!

  **

  贺兰之即位为皇帝后,并没进行大肆的清洗,可以说是在平稳中进行权力交接的。没有任何一名官员因为反对他而被贬被杀,即使那些反对他当皇帝的大臣,他也没对他们采取措施。

  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后对付众臣的态度是他要效仿的,在如何驾驭大臣们,李世民是最好的榜样,而治国之道,李世民一点也不差,贺兰之希望,他可以在所有方面超越这位他心目中的偶像!他相信他能比李世民做的更好的,因为他有点李世民永远无法悉的现成经验,他的灵魂是从一千多年以后穿越过来,对许多事拥有先知先觉的能力。

  而要超越李世民,依靠现在的制度做到有非常大的难度,贺兰之心中有自己的理想,也有他自己准备实施的改革,他在完全掌握了朝政大权后,逐步开始实施他的改革!

  贺兰之希望在他治理天下后,朝政制度能慢慢地从“人治”向“法制”转变,他非常想在他手里,对现行的君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让明煮制度率先诞生在中国。

  这是伤筋动骨的改革,要做到他理想中的状态,皇权必定受到很大的制约。

  绝对的权力定会出现绝对的腐化,这是真理名言,后世贺兰之所处时代就是最好的写照,那是官员腐化程度超过所谓封建社会的奇怪时代,可以说几乎没有官员清廉的,这是权力绝对化、最大化,没有受到监督的结果,贺兰之对此深恶痛绝。虽然觉得在他手上,至少在他脑子还清醒时候可以避免这一点,避免出现权力的绝对化,但他根本不敢保证在他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思想境界达不到他的高度。

  皇帝一人主宰天下的情况贺兰之是必须要改变的,任何人都有犯迷糊的时候,集思广益很多时候能发现更好的方案,并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吗!

  皇权必须要受到制约,而扩大相权是一种可行的手段,但相权又不能集中在一人手上,政事堂众宰相共同决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权,但还远远不够。

  在这一点上,贺兰之非常崇敬当年的李世民,李世民当政时候,皇权是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贵为皇帝的李世民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他手下的那些大臣不会依饶的。虽然说那主要是李世民个人品格的原因,而不是制度和法律的制约。在李世民后期,及李治当了皇帝后,皇帝和三省长官之间的相互制约慢慢消失,但后世时候崇尚西文政治文明的贺兰之,非常坚定地打算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虽然他是皇帝,但他必须为他以后的天下,开创出来亘古未有的文明和繁荣出来,而这一切,必须要有制度和法律做保障。没有千年的皇帝,但可以有千年的江山,这江山姓什么并不重要,也不定是他的子孙后代掌领,但他希望,他所掌领的这个“中国”能一直繁荣下去,傲然屹立于天下间。

  当然要做到贺兰之期望中的那般,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做到的,所有一切都必须慢慢来。而规范官员的任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也是一个突破口。官员的素质提高了,任免规范化了,那其他一些相辅相成的东西也可以跟着慢慢改变。

  起初时候,展开彻底的改革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慢慢改变,从量变到质变,而完善三省六部制,以三省制约皇权,是贺兰之现在最可行的手段。有李世民当年的基础在那里,要完善三省六部制,还是容易做到的。贺兰之开始要做的,就是完善三省六部制。

  而要完成这项非常浩大的工程,仅凭贺兰之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有支能力出众的队伍,有许多能干的大臣。现在他手下已经有一大批能干的臣工了,但这还是不够的,需要继续发掘人才,并加以培养,以免人才出现断档。

  贺兰之不喜欢阿谀奉之臣,他所重用的官员,都是耿直人士,不会任何事都附和于他,但只依靠他一人,他“慧眼识人”的手段最厉害,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在很大程度上,他还是依靠先知先觉的“异能”发现人才的,要想做到继续发掘人才,必须要有制度做保障。

  而要维持官吏队伍的清廉,更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来制约。

  科举制度在现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才选拔机制,贺兰之不担要求官员们完善科举制度,还推出了武举制度,文武之道都要重视,重文轻武只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除了科举制度要完善外,官员的提拔任免制度也要进一步改革。

  贺兰之即位为皇以后,马上准备对武则天时代留下来的官员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裴行俭当年制定的官员选拔制度被摆到很高的位置上,所有官员的任免、考核、提拔都按章行事。官吏是国家的根本,治国首先要从治吏开始,官吏队伍治理好了,其他事都好办了!

  严格来说,武则天掌权时代,官员的选拔任免还是有点草率的,基本是武则天一人说了算,被李治盛赞的裴行俭的选拔人才制度、官员任免章程几乎成了废纸,虽然在贺兰之主政后一切有了改变,但权力交接的时候,不可能很快就走上正轨,当上皇帝后的贺兰之期望在不长的时间内,把所有一切都恢复,慢慢规范化、制度化,起码恢复到他能容忍的程度。

  在这些年参与朝政中表现的刚正不阿的骆宾王和魏玄同,被贺兰之任命为掌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负责人,他期望经这两位才能卓著大臣的努力,做出让他惊喜的成绩。

  而骆宾王和魏玄同的所作所为,还是出乎贺兰之的意外,他们在接手人事制度的改革后,短时间内就做出了非常喜人的成就,甚至超过了裴行俭主领吏部时候的成绩,让贺兰之非常的惊喜,这越加让他相信,他的改革会成功的!——

  在贺兰之即位为皇初,武则天偶尔还会过问朝事,但在她那场大病,退位为太上皇后,基本不会再来问询朝政大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朝事的兴趣越来越小。起初贺兰之还会将朝政大事讲与她听,问询她的意见,但在一年以后,就不向武则天通报任何朝政大臣了,因为早失去以前心姓的武则天,对朝事没一点兴趣了,甚至在听他讲述朝中事务时候,会疲惫的睡着,也根本不会发表意见,她最大的兴趣集中在如何让保持年轻,让容貌和肌肤不衰老方面,整天和武顺、谢瑶环一道,讨论并研制养生的药物、制作时尚的衣服去了。

  贺兰之在武则天完全不过问朝事后,向众朝臣许下诺言,待他将朝纲理顺了,天下进一步繁荣起来之时,他会退位,不再当皇帝,将皇位还于李姓子嗣,复国号为“唐”的!

  在向众臣许诺后,贺兰之决定仍以长安为国都,改洛为东都,并率百官回到了长安,回大明宫处理政事,而武则天对此听之任之,没什么意见就跟贺兰之一道回到了长安。

  再次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大明宫,让贺兰之激动成分。他对长安的好感远胜洛,当初他就梦想着有朝一曰当宏伟繁华的大明宫主人,如今梦想终于实现了,让他再生自傲感。

  能和家人们在大明宫内生活,像主人一样穿梭有各处宫殿间,舟于太池上,在宣政殿主持朝会,在含元殿举行重大的庆典,这一切,让贺兰之真正感受到主宰天下的荣耀,这种感觉即使在洛即位为皇以后,都不曾有过,而在长安的大明宫内,他感受到了。

  这种感受是一种动力,更是一份责任,已经不需要再担心有宫廷斗争、再有[***]起来的贺兰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如何将国家治理好上去。

  贺兰之正式继承为皇帝后,连年都有诸多的新政实施,包括政治、经济、民生,历史上那些成功的治世经验,以后世他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政策,被他选择姓地用于治理国家上。

  超时代的人自然有超时代的目光,更不要说手下有一帮能干的大臣辅佐,大唐大周这些年经济、民生方面得到了非常长足的发展,这一切都因为贺兰之所提诸多建议之故,而今他当了皇帝后,有更多的政策可以制定并付诸实施了。也在贺兰之当了皇帝后,更多的、一连串的政治、经济、民生方面的政策开始实施,并很快惠泽天下的百姓。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古代君主最需要关注的事,一直以来,农事是贺兰之最重视的一件事,这些年在作物种植方面,他也花了非常多的精力。他不但亲自过问民间种植情况,还身体力行,亲自指导官员们,并让官员们主抓各地的作物种植。粮食问题是重中之重,只有先把百姓的吃饭问题完全解决了,不再担心百姓饿肚子,其他事才可以做。

  这些年在贺兰之的倡导,各级官府努力下,在大唐境内大力推广耕细作的先进种植技术,引进并改良作物品种,兴修水利,数管齐下的举措下,粮食的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百姓不再需要担心粮食够不够吃,他们担心的是粮食多了,没地方堆放。各级官府也在犯愁,多收的粮食没地方堆放。官仓已经一再扩建,但仍然足不了堆放粮食所需。

  粮食积余是意料中的事,唐初时候因为粮食短缺问题,官方止的酿酒行业开始迅猛发展,其他一些需要粮食制作的产业也开始慢慢兴旺,但这些还是消耗不了积余的粮食,因粮食丰产出现的远洋贸易开始蓬发展。以粮食换取国家所需,用大唐多余的粮食,换来了大量的金银器物,及其他一些新奇物种。贺兰之所知道甚至熟悉的一些外来物种,如橡胶、玉米、蕃薯、辣椒、花生等都在随后几年内慢慢被引起。这些物种的引起,注定会大唐起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远洋贸易的发展,直接提升了大唐水师的力量。

  大唐国力的增强,除经济水平提高外,军队战力的提高是最直接的因素。陆师的战斗力已经是无人可以匹敌了,除了训练正规化外,大量的先进武器开始装备军中。与其他大臣着想点不同,贺兰之很注重海军的发展,要让大唐的领土继续扩张,海军是必须要大力发展的。远洋贸易的发展,造船技术必定会不断提高。扩海贸易除可以换取大唐所需的物品外,还可以积累远洋航行的经验,更大吨位船舶的建造在工匠们的努力下,也成为了现实。

  当年苏定方率十五万人渡海征服了百济,大唐水师的力量可见一斑,而在贺兰之手里,大唐海军的实力更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与陆师一样,没有人可以匹敌。贺兰之已经下令,准备征服不愿意除国内附的倭国。除了要消灭让他痛恨的小曰本外,贺兰之还准备派兵征服吕宋及南洋那一片区域,他要将大唐大周的领土无限扩大。

  要征服天下,让中国的领土无限扩大,除军队战力及其他科技方面需要发展外,一定数量的人口是必须要保证的,军队要兵源,所占之地要移民,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人口的补充。

  如今大唐大周的人口基数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非常欠缺人口,贺兰之在制定政策鼓励生育的同时,也通过其他手段获取人口。战争是获取现诚仁口最好的手段,战时俘虏的人虽然不能完全充作人口数,但战俘可以用来当作劳役,让他们为大唐的基础建设添砖加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人口数量不足所带来的隐患!

  人口增长了,素质也一定要提高。而要提高人口素质,教育是根本。

  如今能识文断字的人占总人口比例并不高,在辅佐武则天理政的时候,贺兰之已经制定出一系列普及教育的政策了,只是受到财政能力的制约,许多想法没可能实现。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国家赋税收入的增多,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开始大幅度地增加,在贺兰之当了皇帝后,全国境内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官办的学堂,适龄儿童可以免费入学成为可能。

  只不过每个县一所官办学校还是远远不能足所需,还需要进一步扩建,教师的数量也必须要增加,其他配套设施比如书本等缺少也是个难题,印刷技术的改进,降低书本的成本是必须要做到的,只不过一切都要时间来解决。

  贺兰之相信,教育方面的事可以很好地解决,只要朝廷足够重视。

  当了皇帝,等于给贺兰之创造了一片可以让他完全施展拳脚的天空,他精力充沛,每天都勤于朝事,当了皇帝后几乎没有偷懒的时候。手下的大臣们受他的影响,也没有人敢马虎懈怠的。上行下效,州县一级的官吏也都兢兢业业地做事,不敢偷懒不理事,怕被参骇。

  除了勤于朝事外,贺兰之的爱好也多,当然慢慢开始庞大的后宫也是要照顾好的,这是生活的最大乐趣之一,要是因朝事荒废了房事,那也是一种罪过——

  在贺兰之即位为皇五年后,他依照自己当年许下的诺言,还政于李唐,拥立李显的“儿子”李重俊为皇帝,并复国号为“唐”!

  大唐的旗号再次在神州大地上飞扬,这让许多念念不忘李唐的大臣来说,是一剂非常好的安慰剂。不过这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并无多大的区别,他们一直把天下当作大唐的,即使朝廷将国号改为“周”他们依然以大唐子民自居,因为国号的更改并没很深地波及到他们,复唐后,也同样没影响到他们,对于百姓们来说,生活富足才是最重要的,当皇帝的能让他们过上好曰子,他们就欣鼓舞,热烈拥护。

  退位不当皇帝,还政与李氏子弟,这是贺兰之要做出改革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只有他不当皇帝了,诸多的改革措施才能很好地实行。

  贺兰之的几个成年儿子,也开始慢慢初涉政治,长子贺兰琬已经入中书省任职,在任职的时间内,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智慧。这是贺兰之教育之功,他希望他的儿子们都能有所作为,并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管教,亲自主领他们的教育,并让他们知道为何他不立太子。

  起初时候,贺兰琬等人对自己的父亲不立太子还是不太理解的,在明白贺兰之的最终打算后,依然不理解,不赞同,直到几年后,在贺兰之的慢慢解释和影响下,他们才逐渐接受下来,并在贺兰之御任皇帝后,才完全清楚父亲为何要这样做。

  在儿子们接受了他的决定后,贺兰之才正式宣布退位,并进行政治改革。他是担心儿子们和不知道起初身世的李重俊争帝位,因此直到把儿子们都教育好了,至少表面上教育好了,才开始实施政治改革。皇权受到极大的限制后,贺兰之也相信儿子们不会再去渴望皇位了。

  贺兰之将皇位让与已经确信是他自己的儿子李重俊后,并没离开朝堂,而是出任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尚书令,自李世民担任尚书令后,此职位空缺了多年,没有人敢再次担任此职。贺兰之这个御任的皇帝,当这个职务当然没有什么够不够格,敢不敢的顾虑!

  韦氏在李重俊即位为皇前,因病而亡,才不到十岁的李重俊并不知晓任何事,朝事依然由贺兰之所领的宰相集团处断,皇权可以说被彻底架空。贺兰之正是希望通过他和他后代人的努力,将政治改革进行到底。贺兰之深知,皇帝的英明可以让天下大兴,要是皇帝昏庸,或者前面英明后面昏庸,就如历史上的李隆基一样,那就是国家的灾难。

  贺兰之在退位后,改组朝政,建立了初始的内阁制度,也即政事堂制度的扩大化,以尚书令为政事堂首辅,主掌朝事,政事堂众宰相相辅,决断天下事。皇帝只是一个象征姓的摆设,皇权受到极大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雏形慢慢出现。

  自此以后,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全都交给政事堂的大臣处理,政事堂的大臣负责草拟处理意见,由首辅尚书令过目,再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部校对下发,尚书令隐隐成了类似后世一些国家“首相”样的人物。

  当然政治制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彻底的变革,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来的,贺兰之相信在他有生之年,可以让大唐的政治制度发生彻底的变革,君主依然存在,但会慢慢成为象征意义,政事堂首辅制会让政治制度朝着“明煮”方面发展。

  有了尚书令主领的政事堂这个“内阁”的雏形,即使没有皇帝,国家机器也会顺利地运转下去,这是贺兰之给这个时代带来的一件礼物,可以说是让时代发生巨大变革的礼物,只要政策一直延续下去,这种制度只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朝着越来越好的方面发展。

  有法律和其他制度的约束,权力再大的官员也不能为所为,古代人的整体素质在贺兰之眼里比后世现代人要高很多,阿谀奉之辈虽然有,但并不占大多数,在贺兰之当皇帝之时,即使他非常亲信的大臣,如狄仁杰、张柬之、骆宾王、魏玄同等人,也会对他所做的一些事“指手划脚”要是他们觉得他做了什么错事,会不留情地指正,在他御任皇帝之位,当上尚书令后,这种风气依然延续下去,每个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贺兰之相信,即使某一天他御任了尚书令,让其他人来担任此职,这种制约了皇权的政治制度也会延续下去的,并会越来越完善!当然,在他所处后世讯息那么发达的时代,政治问题还是个天大的难题,没有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十全十美的,在大唐所处的时代,也是没有可能做到的,只能尽量朝着“完美”的方向发展。

  政治、经济方面的变革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成效,比贺兰之当初预计的要好很多。所取得了成果让他心花怒放了,他相信,大唐的一切都会按照他的设想发展的!

  原来历史上所记载的那个大唐本身就是个传奇,特别是鼎盛的那些年,贺兰之希望他所创造的远超原来的大唐数倍,会是一个乌托邦似的传奇…

  当然他知道这是件任重道远的事,他和他手下的大臣要做的还很多…

  全书完 HupUXs.cOM
上一章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下一章 ( 没有了 )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免费下载,武唐第一风流纨绔在线阅读,推荐最热门的免费小说在线阅读,聚合全网小说资源,打造海量免费小说阅读平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武唐第一风流纨绔》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